“党建+产业”协力奏好振兴曲——甘肃环县以党建领航促进产业振兴走笔

发布时间: 2023-02-22

曲子镇西沟村,丢掉了昔日的“懒散穷”的标签,正在朝草羊产业亿元专业村迈进;毛井镇红土咀村,告别了过去“养一群羊,一年到头仍是苦日子”的现状,大多农户向着养羊一年收入10万元的目标迈进;耿湾乡万家湾村,告别了“打工种地两头空”的低收入循环模式,全村近300户群众养羊,人均来自羊产业收入超过6500元……

近年来,环县在产业发展上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一体化推进,通过组织联建、跨村联动、产业联营、力量联帮、利益联结的“五联”机制,形成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产业格局。通过组建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产业指导员“三支队伍”,动员村组干部、党员带头人、致富能人三方力量,共同推进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在曲子镇西沟村,勤劳的“老羊倌”颜仲翔正在向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兵咨询最新的养殖政策。作为土生土长的西沟人,当谈到刘小兵作为一名扎根农村的共产党员带领全村人养羊致富的话题时,颜仲翔高兴地说:“这些年来,刘小兵带领我们不仅修通了产业路,还发展起了草羊产业,种草养羊让我家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

如今的西沟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产业、产业带动发展、发展凝聚合力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认真实践,走出了一条以产业组织化为抓手的党建引领新路子。全村主导产业以种植、养殖为主,共有合作社9个、养羊户334户,全村羊只饲养量5.5万只,养羊户户均饲养量达到160只以上。截至2021年底,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40元,其中来自于草羊产业收入14334元,西沟村正朝着亿元草羊产业专业村迈进。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毛井镇红土咀村,村民王文妍正忙活着给羊添加草料,勤劳能干的她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示范户。王文妍说:“目前,我家的羊存栏70多只,2020年初,我在环县养羊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发展湖羊养殖产业。”

王文妍决定养羊后,积极参加镇党委、政府组织的养殖培训班,并到当地的养殖合作社参观学习,掌握了实用的养殖技术。随后,她从环县恒基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购买湖羊30只,建起了标准化羊畜暖棚、饲草棚,打了1口小电井,科学养羊。“我家羊羔年出栏量在80只左右,去年我家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养羊已成为我家的支柱产业。”王文妍高兴地说。

近年来,毛井镇按照“党总支抓规划、联合社拓市场、合作社包服务、农户搞生产”的发展思路,推动各环节衔接配套,实现产业链共担责任、共享利益。通过3个党总支、1个联合社,构建起上联支部、内联合作社、下联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全力帮助农户发展产业,增加农户收入。

为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推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县耿湾乡积极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寻找差距、共同提高的“大党建”格局,打造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作用突出、影响面广的党建品牌,大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万家湾村是耿湾乡的养羊专业村,全村养殖户达297户,羊存栏近万只,群众人均来自羊产业的收入超过6500元。万家湾村党支部按照“统一设施建设、统一饲养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保障”的“四统一”模式建设了养殖小区1处,吸纳群众77户。万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张欣提起村上的草羊产业发展如数家珍:“建设标准化羊舍、草棚各77座,修建产业路463米,投放揉丝粉碎一体机21台……产业服务队统一技术培训,精细化饲养管理。”

谈起养羊,万家湾村今年60多岁的万守邦高兴地说:“乡上为我们每户安装了1套监控设备,产业指导员随时通过监控设备远程指导我们进行科学饲养,而且对我们养殖小区出栏的羔羊定点收购,统一交给环县希望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在养羊,我们不仅腰包鼓起来了,腰杆子也硬起来了。”